丹桂的家乡
我的老家属大山区,那里层峦迭嶂,奇峰竞出,林木蓊郁似海,到处是泉流飞瀑,营造了大山的苍莽与雄浑。
我家所在的那个山村,村后有一座高与天齐的后垅山,山上长满了桂花树,每到中秋,桂花飘香,浓醉了每一户山里人家,甚至村前那片广阔的田野,也常被桂花酿成芬芳的海洋,深沉而浓烈。因而外边的人将那里称为丹桂的家乡。
因为这层缘故,村庄的地名被称为桂花坪,村右的那口巨大的山塘被称为桂花塘,村左的那口井被称为桂花井。至于村里的人不管男女,取名也爱沾上个“桂”字,男的叫桂生、桂子、桂宝、桂狗、紫桂等等,女的则称桂花、桂连、桂英、桂玲、金桂等等。我的小名曾叫桂祥,直到上学了,老师嫌这名字太俗气,才改为现名,但我一回到老家,村里人仍叫我小名桂祥的。记得当年,我考上大学去读书,村里的老人说我是”蟾宫折桂”,步入高境而出息了,总也没有离开这个“桂”字。
桂花树为常绿小乔木,属木犀科,适应性很强,虽然喜温爱阳,为南方之木,但寒冷的北方也有她的足迹,届时也开出绒绒小花喷吐芬芳,展放她的美丽与顽强。不过她的本性还是以南方山水做为自己的故土家乡,为广漠的田园旷野平添秋色的雅致,为山野人家绽放生活的诗美。
桂花树枝繁叶稠,团团如盖,村后那片桂树林好像碧绿的海上涌动着连绵的海浪,直朝遥迢的天边激荡而去,与天上的白云连翩共舞。
桂花树最惹人注目的自然是她的花了。她的花要到每年的中秋才发,吐出浓郁的芬芳,有“八月桂花遍地香”的高吟雅唱。桂花有淡黄和淡红两种。淡黄的称金桂,淡红的称丹桂。我老家的桂花为淡红色,所以称丹桂。金桂香淡,丹桂香浓。因此,每年中秋,我的家乡便沉醉在桂花的浓香之中,那时节叫人不醉是不可能的。
因为桂花特多特香,我家乡最有名的特产便是桂花糖。这种糖的制作极为简单,就是在米麦熬制的饴糖中掺入桂花搅拌起来,弄成浑然一体的糖浆就行,然后将其置入瓦缸之中密封多日,便又甜又香,美不可言,这种土特产品几乎家家都会制作,而且稍为殷实的人家要制上好几大缸,以备常年之用。平时只要家里来了客人便舀上几勺,茶水里放上一勺,点心沾上一点,乡村里的所谓点心不是糖果糕点,而是用五谷杂粮磨粉制作的粑粑,这些土特产点心只要沾上桂花糖就美味无穷,吃得客人心花怒放,主人也就脸上有光了。
每到中秋节这一天的晚上,山里人家不像城里人那样赏月,吃月饼,而是打糍粑,用以敬月神。那糍粑也周圆雪白如月,待到月出于东山之上,徘徊于斗牛之间,每户人家在屋前禾场坪上摆出八仙桌,供上沾满桂花糖的糍粑和时鲜瓜果祭祀月亮婆婆。这时小孩子拍手欢歌:
月亮光光,敲锣卖糖;月亮婆婆,照你照我。……
祭祀仪式结束,大家分食供果,其乐融融,天上人间充满了甜美的景象,一派雍熙灏颐,欢乐无边。
祭月之后,山乡儿女另有好戏上演,其气氛之热烈可以说是将节日的欢乐推上了五彩缤纷的最高境界。
在我家乡,中秋节的重头好戏,一是“偷秋”,二是“送秋”,二者都与“秋实”有关,表现了山乡男女对山川丰稔的喜庆和美好未来的憧憬。
“偷秋”是说在中秋节的这天晚上,大家可以随意进入农家的田园果圃去偷摘五谷瓜果,而且可以集来柴草当场烧烤而大吃大嚼,这些行为都不算“偷”,其主人也不会来抓,更不会开口制止,而且越是被偷得多,心里越高兴,说是越偷越发,可以带来福气,以祈家业兴旺。所以这一天山乡的男女青年格外开心,他们往往借“偷秋”作掩护,避开大人们的目光,大胆而放肆地谈情说爱,只要在他们幽会的路口插上一枝桂花,傍人见了就会知趣地走开,即使有越轨行为,别人也不会干涉,因为这天晚上是月亮婆婆特许的。好多美好姻缘就是在“偷秋”的热烈中定下来的。所以当地有“偷秋偷情定终身”的说法,何其浪漫,又何其欢快!
至于“送秋”那就更有意思了,原来那是一项富含深情厚意的民俗活动,深得人心,极合民情。那天晚上村里的男女青年往人家瓜地里摘来一只大冬瓜,用锅墨在瓜上画出小孩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,在肚腹上开一口子,灌进桂花糖,并在下身处钻孔插上一个长长的红辣椒,表示男孩,以迎合乡间企盼生男孩的心理。然后由一个未婚女青年抱上这只特制的冬瓜,后边跟一群嘻嘻哈哈的未婚男女青年,浩浩荡荡齐奔那家结婚多年尚未生育的家门,将冬瓜呈上,主人高高兴兴地接住冬瓜,将其抱进内室置放床上,并热情地摆出糖果茶水,招待“送秋”的人群。吃罢茶后,主客互道祝福,同唱吉祥如意。然后放响鞭炮,将“送秋”的队伍礼送出门。这“送秋”实际上是送子,极富人情美意。因此被偷瓜的主家与被送瓜的人家都感到无比高兴,觉得这是福气临门,瑞气盈庭的美兆,彼此皆大欢喜。
桂花是“秋”的代名称,是一年一度“秋实”的礼赞,是美满幸福的象征。古人吟咏桂花的诗词众多,无不表达诗人对桂花的高仰雅慕,而慨叹世态的炎凉和人情的冷暖,也就难怪那么寄意遥深了。
如今,我家乡的桂树依然繁茂,桂花也依然浓香不减,桂花糖更是依然香甜如昨,于是我越发怀念起家乡的桂花树了。在那丹桂的家乡,永远珍藏着我一个香甜的梦。
上一篇:石期市漫话[ 05-27 ]
下一篇:玉蟾岩:关于水稻的传奇[ 05-27 ]
相关阅读
-
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