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革开放40年丨1983年②:“新鲜血液”充实各级领导班子
【事件】
1982年10月3日,省委负责同志在省委四届七次全体(扩大)会议上的讲话指出:根据中央的部署,湖南从当年冬开始进行机构改革,改革的目的是“精简机构、缩减人员、调整班子、提高效率”。省委明确,此次机构改革的关键是选好人才、配好班子,各级各部门要建立一个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坚强的领导核心。
到1983年11月,省直厅局和地市领导班子的调整全部完成。改革后的领导班子,成员、年龄和文化结构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。
【亲历】
今年83岁的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曾恒祥,1983年任省委组织部党政干部处处长,是这次机构改革的主要“操盘手”之一。
按照保密纪律,他的工作记录、笔记日记等个人资料在退休时都已交相关部门存档,但对这场36年前的深刻变革,曾恒祥记忆犹新。
“要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,要进行各方面的改革,首先要进行机构改革,机构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调整领导班子。”曾恒祥说,当时,通过拨乱反正,一些在“文革”中靠造反起家的人被清除出干部队伍,一大批老干部恢复工作。但从各级各部门的领导班子来看,普遍存在人数偏多、年龄偏高、特别是文化偏低的状况,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普遍,面临严重的人才断档。
政治路线确定以后,干部就是决定因素。此次机构改革,省委决心按照精干的原则和“革命化、年轻化、知识化、专业化”的方针,选拔一批“新鲜血液”进入各级领导班子。
“新鲜血液”从哪里来?邓小平同志给出了答案:“深入到群众中去选拔人才”。曾恒祥介绍,根据这一指示精神,省委组织部坚持民主推荐与组织考察相结合,通过请老干部、老专家、社会知名人士推荐青年人才;从在“文革”期间被打压的同志中去寻找人才;到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等知识分子集中的单位去发掘人才、深入到企业一线选拔有改革精神、注重实干的人才……在全省范围内选拔出了一批德才兼备、年富力强、有科学文化知识、敢于创新的优秀中青年干部。
“当时选拔干部的第一标准是‘革命化’,与现在的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标准一脉相承。”曾恒祥说,组织部门对“革命化”的定义是: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清醒的政治头脑,掌握党的基本理论,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。在考察干部尤其是经历“文革”的干部时,组织部门“用人看本质、看主流、看发展”,选拔启用了一批有真才实学、敢讲实话的知识分子。
“在年轻干部怎么用的问题上,当时还是有不同意见。”曾恒祥回忆说,但省委和组织部门坚持“领导经验源于实践,早压担子早成才”,大胆地将年轻干部放到一线,在实际工作中挑重担、受考验、见世面、增才干。省委组织部对县市区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划出了“硬杠杠”,比如:县级常委领导班子成员中要有2名及以上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,每个市州必须配备一名以上40岁左右的县级党政正职等。省委组织部还专门增设了青年干部处,专门负责中青年干部的选拔、培养工作。
选拔中青年干部,实质上就是选拔知识分子。“现代化建设过程中,领导有没有文化科学知识是大不一样的。”曾恒祥指出,当时,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正好毕业,全省有大学本科毕业生12万多人,他们有知识、有精力,正是施展才干的好年纪。省委组织部从中选了不少“好苗子”,在基层锻炼、多岗位任职、国内外培训等多渠道的组织“培育”“呵护”之下,他们逐渐成长为湖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。
1983年底,省直厅局和地市领导班子的调整全部完成。改革后的领导班子,成员、年龄和文化结构“焕然一新”。曾恒祥老人列举了一组数据:据省直部委厅局和地市党政领导班子共83个单位统计,领导成员由716人精简到了436人,精简了38.8%;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调整前的56.3岁下降到50.7岁,正副专员、州长、市长下降的幅度更大,平均年龄由56.7岁下降到48.4岁,梯次年龄结构也更趋合理。领导成员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,由调整前的9.7%提高到49.1%,其中地市州委正副书记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由1.8%提高到了52.2%,正副专员、州长、市长大专文化程度由8.5%提高到60%。县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也由原来的48.3岁下降到42.3岁,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由原来的4.3%上升到45.4%。
(文/孙敏坚)
相关阅读
-
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!